全球领先的增材电子解决方案提供商Nano Dimension(纳斯达克股票代码:NNDM)与工业级3D打印领域的佼佼者Desktop Metal(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M)今日(当地时间2024.07.03 12:46)共同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Nano Dimension将以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Desktop Metal的所有流通股,标志着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合并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交易预计将为双方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共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
根据协议,Nano Dimension将以每股4.07至5.50美元的价格收购Desktop Metal的所有流通股,交易总额约为1.35亿至1.83亿美元。此次交易已获得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批准,并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完成。Nano Dimension将利用其现有的充足现金储备来完成此次收购,无需外部融资。Nano Dimension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成员Yoav Stern表示:“我们与Desktop Metal的结合是Nano Dimitions发展成为数字制造业领导者的又一步,拥有关键工业应用的大规模制造能力。我们很高兴能与一批优秀的技术领军者联手,他们都与我们有着将制造业转变为数字工业4.0的愿景。我期待着与Ric Fulop及其团队合作,为我们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包括作为一家更大、更多元化的全球创新公司的一部分,为我们的员工创造机会,在我们专注于盈利增长的同时,推动客户支持,并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近年来,Nano Dimension与Desktop Metal均通过积极的收购策略不断扩展其技术版图和市场影响力。Nano Dimension自2021年以来,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并购,如收购DeepCube、GIS、Essemtec AG等,显著增强了其在增材制造电子、高性能聚合物及陶瓷领域的技术实力。而Desktop Metal则通过收购Adaptive3D、ExOne等公司,构建了涵盖金属、陶瓷、聚合物等多种材料的全面增材制造解决方案。
此次合并将整合两家公司在技术、市场及客户资源方面的优势,形成覆盖从电子到金属、从原型设计到大规模生产的全方位增材制造能力。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拥有超过1,000项专利,成为增材制造领域内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公司之一。
【Nano Dimension历年并购活动】
2015年及以前(初创期)
初创与奠基:Nano Dimension可能在这一时期或稍晚成立,具体初创期的并购活动信息较少,公司主要处于产品研发和市场准备阶段。
2016-2019年
初期扩张:这一时期Nano Dimension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具体的并购活动较少公开报道,为后续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020年
融资与准备:Nano Dimension在纳斯达克成功筹集了大量资金,为后续的并购活动和市场扩张做好了充分准备。融资额虽未具体透露,但据报道公司在该年筹集了显著的资金用于营运和潜在的战略机会。
2021年
1.DeepCube收购
时间:2021年4月
金额:7000万美元
概述:收购机器学习公司DeepCube,旨在利用AI技术改善质量控制和开发分布式电子制造解决方案。
2.NanoFabrica收购
时间:2021年4月
金额:5490万美元
概述:收购以色列微增材制造初创公司NanoFabrica,显著提升公司在微零件制造领域的能力。
3.Essemtec AG收购
时间:2021年11月
金额:2500万美元
概述:通过收购瑞士电子组装设备制造商Essemtec AG,Nano Dimension进一步增强了微芯片贴装和自动化组装的能力。
2022年
4.Global Inkjet Systems Ltd. (GIS)
收购时间:2022年1月
金额:2800万美元
概述:收购英国喷墨技术专家GIS,增加了对生产喷墨电子产品的控制能力,丰富了产品线。
5.Admatec和Formatec收购
时间:2022年7月
金额:1290万美元
概述:同时收购荷兰陶瓷3D打印企业Admatec和Formatec,显著扩展了公司在陶瓷及金属增材制造业务领域的实力。
6.Stratasys股份增持
时间:2022年7月
金额:超1.5亿美元
概述:通过购买Stratasys 12.12%的股份,Nano Dimension展示了其在增材制造领域进一步整合和扩张的雄心。
2023年
7.持续对Stratasys的收购尝试
时间:全年
金额:多次提价,包括每股18美元、19.55美元、20.05美元和25.00美元的报价
概述:Nano Dimension多次向Stratasys提出收购提案,但遗憾的是,这些提案均未能获得对方接受。
2024年
8.Desktop Metal收购(进行中)
时间:2024年7月3日
金额:1.35亿美元(可能调整为每股4.07美元)
概述:Nano Dimension宣布以全现金方式收购Desktop Metal,这一历史性的合并旨在通过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共同打造增材制造领域的强大竞争对手,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Nano Dimension的收购历史清晰展示了其从电子3D打印领域逐步扩展到高性能聚合物、陶瓷及金属应用的战略路径。每一次收购都为公司带来了关键技术或市场份额的显著提升,为今天的合并奠定了坚实基础。
Desktop Metal的收购并购之路
2015-2020年
创立:Desktop Metal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致力于推动增材制造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上市:2020年12月10日,Desktop Metal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通过借壳上市,成功筹集了5.8亿美元的资金,公司估值达到25亿美元,为后续的并购和市场拓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
2021年
1.EnvisionTEC收购
时间:2021年1月
金额:3亿美元
概述:Desktop Metal收购了德国老牌光固化3D打印厂家EnvisionTEC,显著增强了其在光固化3D打印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
2.Adaptive3D收购
时间:2021年5月
金额:未公开具体金额(但据报道为一项战略投资)
概述:Desktop Metal通过收购美国树脂制造商Adaptive3D,扩展了其材料选择和树脂3D打印能力,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3.Forust收购
时间:2021年5月
金额:未公开具体金额
概述:Desktop Metal收购了美国3D打印木屑初创公司Forust,这一举措丰富了其可持续和环保材料产品线,展现了公司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承诺。
4.Aerosint收购
时间:2021年7月
金额:未公开具体金额
概述:Desktop Metal通过收购比利时的多材料粉末沉积制造商Aerosint,显著增强了其在多材料3D打印领域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解决方案。
5.ExOne收购
时间:2021年8月
金额:5.6亿美元
概述:Desktop Metal以高达5.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砂型和金属粘剂喷射老牌厂商ExOne,这一交易显著提升了公司在金属3D打印市场的份额和技术实力。
6.Meta Additive收购
时间:2021年11月
金额:未公开具体金额
概述:Desktop Metal收购了英国粘合剂喷射(BJT)初创公司Meta Additive,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
2023-2024年初
合并终止:2023年,Desktop Metal与Stratasys曾计划通过一项约18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进行合并,然而由于Stratasys股东投票反对,该交易最终未能成功。
自救措施:面对财务压力和市场挑战,Desktop Metal采取了多项自救措施,包括裁员、出售子公司、筹集资金等。例如,在2024年1月,公司宣布裁减员工人数20%,作为其5000万美元成本削减计划的一部分,以应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
2024年
Nano Dimension收购Desktop Metal(进行中)
时间:2024年7月3日
金额:1.35亿美元(可能调整为每股4.07美元)
概述:Nano Dimension以全现金方式成功收购Desktop Metal,这一历史性合并旨在通过双方优势资源的整合,共同打造增材制造领域的强大竞争对手,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新趋势。
Desktop Metal同样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收购,构建了其在金属3D打印领域的领先地位。从EnvisionTEC到ExOne,每一次并购都增强了其在材料、工艺及市场应用方面的综合能力,为与Nano Dimension的合并提供了强大的协同效应基础。
合并后两个具有高度互补能力的产品组合结合在一起:该交易结合了每家公司在各种终端用户应用、增材制造(“AM”)技术和材料覆盖范围方面的优势,创造了金属、电子、铸造、聚合物、微聚合物和陶瓷领域最广泛的产品组合。Nano是3D打印电子产品和高性能聚合物、陶瓷和金属应用领域的领先者,拥有由DeepCube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驱动的强大软件平台,而Desktop metal则通过专有材料、软件和烧结解决方案维护专注于金属和聚合物工业规模应用的平台。新公司将拥有超过8,000台已安装的系统基础,为通过提供更大规模的服务和消耗品创造经常性收入提供了巨大机会。新公司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产生超过3000万美元的运营协同效应,并通过集中管理、销售、营销和研发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云耀深维Aixway
企业介绍
云耀深维由来自金属增材制造主流技术LPBF/SLM的发明机构-德国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的资深专家团队创立,致力于激光增材全尺寸的设备及产品制造。除常规精度外,公司拥有独家的微米级金属增材制造技术Micro-LPBF/SLM,可大幅优化金属打印部件的精度(≥2微米)、表面粗糙度(Ra≥0.8微米)及实现多种结构10度以上无支撑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