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房子技术
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正日益成熟,它基于数字模型文件,使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在建筑行业,3D打印的过程一般由设计师和结构师操作,根据CAD等建模软件所得出三维模型数据,通过一个运行程序将材料分层打印输出并逐层叠加,最终将计算机上的三维模型变为建筑实物。
3D打印房子材料
3D打印建筑常用的材料包括混凝土、塑料、生物塑料等。例如,荷兰的DUS Architects使用可持续的生物塑料在阿姆斯特丹打印和建造了一座八平方米的微型小屋。此外,还有使用土壤、切碎的稻草和稻壳混合物打印的房屋,这些材料不仅环保,而且能够提供良好的隔热效果。
3D打印房子案例
全球范围内,3D打印房屋的案例越来越多,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项目:
美国Chicon House:作为美国第一个允许使用3D打印的房屋,这座32平方米的住宅在不到48小时内建成,打印成本约为10,000美元。
德国北威州贝库姆房屋:这是第一个完全通过德国政府建筑法规认证的3D打印房屋,由COBOD公司使用模块化BOD2混凝土3D打印机在100多个小时完成打印。
清华大学徐卫国教授团队3D打印混凝土农家宅:国内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徐卫国教授团队使用机器人3D打印混凝土建造技术,为河北下花园武家庄农户打印了几座住宅,总面积为106平方米。
DUS Architects:荷兰建筑工作室DUS Architects使用可持续的生物塑料在阿姆斯特丹打印和建造了一座八平方米的微型小屋。
这些案例和公司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潜力和实际应用,预示着未来建筑行业可能的变革方向。
3D打印房子相关公司
在3D打印房屋领域,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ICON:ICON公司在美国奥斯汀建造了Chicon House,并且与住房开发商3Strands合作生产了四套3D打印房屋,旨在抵御极端天气条件。
COBOD:这家丹麦公司与德国建筑业公司Peri合作,在德国北威州建造了第一个完全通过政府建筑法规认证的3D打印房屋。
盈创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真正实现3D打印建筑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02年起,盈创专注于3D打印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形成了5大产品系列。公司在2006年国内较早发明了SRC(特殊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并在2007年全球较早发明3D打印盈恒石(超越自然的天然石材)。2008-2016年成为全球较早实现建筑3D打印房子的公司之一。
上海建工,上海建工牵头打造的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可居住、可交付使用的,由现场3D打印而成的两层建筑,展现了其在3D打印建筑领域的技术实力。项目团队自主研发制造的3D打印装备、自行研发的3D打印混凝土材料、首创设计的建筑结构,都为现场打印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些公司代表了中国3D打印建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实践,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和示范。